建议农民工实行月薪制、社保按天缴纳……关于这 3 亿人,代表发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农民工总量接近 3 亿,达到 29562 万人,比 2021 年又增长了 1.1%。今年全国两会,这些有关农民工话题的建议受到关注。
建议农民工实行月薪制
据新京报,来自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的全国人大代表谭双剑建议,建筑业农民工应该像上班族一样每个月发工资,成立相关政府部门,对企业用工发放薪资予以制度上的管理与监督,让农民工逐步实现月薪制。
(资料图片)
目前,谭双剑就职在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机电安装分公司水电队,已经从事建筑行业 27 年,对农民工群体十分了解。他向记者介绍,在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中,只有建筑业农民工没有实现月薪制,一般是半年或季度发放,每年在麦收、秋收或年底的时候,农民工才能领到工资。实际上,农民工进城务工,往往一个人支撑着一个家庭,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农民工,他们的家庭责任繁重。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大多数农民工会选择在老家的县城贷款买房,在面临子女教育、高价彩礼等压力的同时,增加了房贷、车贷的固定支出,每个月的还款压力大。而老家土地一亩地只能收入上千元,难以支撑家庭的日常支出。
资料图谭双剑曾带领团队在香港、澳门等地参建过建筑项目,在港澳地区施工,只要按时上交工人工作的考勤,工地上的农民工可以每个月领到工资。谭双剑也了解到,国外的建筑行业工人,一般实行月薪制,有的还能达到周薪制。
目前,有的建筑项目实行业主直接给农民工发工资,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总包方周转资金延迟农民工工资发放的问题,但在实行过程中尚不严格,还存在业主资金周转延迟发放的情况。谭双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可以尝试在项目招标中明确规定薪资结算机制,从根源上避免农民工工资周期长的问题。
" 建筑项目的资金周转,不能再依靠农民工的工资。" 在谭双剑的多年从业经验中,农民工的月薪制是有望实现的。以前欠薪逃薪是常态,近些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谭双剑建议,在建筑行业的大企业、大项目,先行试点农民工月薪制,同时对小项目采取完工及时结算工资的机制,不要拖着,以此逐步形成月薪制在建筑行业农民工群体的良性发展。
建议农民工社保按天缴纳
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陈雪萍一直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今年她建议优化现有按月缴纳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制度,改为按 " 天 " 缴纳,避免出现不合理断缴现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据中国青年报,陈雪萍表示,为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国家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多次开展根治欠薪专项整治行动,但至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一些领域,特别是在工程建设领域仍有发生,主要原因之一是未及时缴纳社保。
在调研中,陈雪萍发现,农民工进城务工以打零工为主,工作时长 " 不足月 " 现象时有发生,而社会保险参保一般以 " 月 " 为单位进行缴纳,工作时长未满一月,单位无法为入职人员缴纳社保,导致工资结算受到影响。
" 为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农民工劳动报酬,各级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陈雪萍建议优化现有按月缴纳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制度,改为按 " 天 " 缴纳。建议对全国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
今年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黄久生带来了 " 对全国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 " 的建议。据工人日报,黄久生说:" 随着产业的转型发展、新型业态的催生,对新型农民工的技术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而如何让农村劳动力更快适应快速发展形势,通过全员培训,实现更高质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黄久生代表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级政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了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培训工作,培养了一批具有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产业农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培训资源缺乏整合、培训方式单一、覆盖面不广、针对性差以及务工人员参加培训动力不足等问题。
黄久生代表建议:抓紧开展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以满足农民工更好地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现代化。针对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差异较大、普遍知识层次较低的现状,采取针对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形式多样和个性化的教育形式。
采用 " 集中授课、实践学习 " 培训模式,一方面安排专家讲学,让广大学员开拓视野,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另一方面,让学员到 " 基地 " 实习,去企业参观,做到学以致用。树立和培育各类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让广大群众直接感受到身边的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从而让榜样的力量教育农民、感染农民、鼓舞农民,投身乡村振兴。
因势利导、按需培训,按照 " 缺什么、补什么和需要什么、培训什么 ",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信息开展培训,有效的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需要。
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农科教统一协调的市场培训机制,积极制订具体的农民培训政策,规范农民培训的操作程序和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