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队选手实力媲美陈梦,国乒的训练引起关注,球迷在寻找原因
随着WTT突尼斯挑战赛的结束,国乒参加男女队的五个项目都没有夺冠。只有男选手孙闻打进了四强,这次突尼斯挑战赛用全军覆没来形容是十分贴切的。很多球迷都在反思国乒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20人参赛为什么连一个普通的挑战赛都拿不了单打冠军了?
难道仅仅是因为对方是主力选手吗?对方的主力选手也打不过我们的主力选手,那说明对方的主力选手跟我们的二队选手实力是差不多的。可是真交手了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我们的非主力选手在国际赛场没有任何竞争力,哪怕是打进决赛都成了一种奢望。
而且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现象,难道所有的比赛都要靠主力选手去参赛才能获得冠军吗?当然一些球迷也显得非常冷静,他们也开始思考国乒的集训模式了。在有些球迷看来,平时这些二队选手不是一直在苦练吗?每次国乒发出的视频跟照片都能看到国乒在热火朝天的训练。
(资料图)
可是真到检验他们训练成绩的时候,却交不出满意的答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有些球迷认为这些二队选手肯定是训练不积极,要不然怎么就取得不了好成绩呢?只能说这只是表面现象。就像最近两次挑战赛被韩国选手申裕斌击败的李雅可,在基本功方面不弱于对手。
但是不少球迷也看出来,李雅可还真不具备打淘汰赛的能力。真到了硬碰硬的交手,还没有比赛结束心态已经出现了不稳定,很明显平时打得都是训练赛,就没有真正进行过淘汰赛的检验。这就跟选手的硬实力没关系了,只能说是选手的软实力方面有待加强。
李雅可是来自北京队的选手,这也是国乒选手输出大户。一般进入北京队的选手进入国乒的可能性都很高,这就跟高考地区试卷不同是一样的道理。李雅可职业生涯的履历很清楚,她没有参加过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以及世青赛,就通过2020年的一次奥运会模拟赛进入了国乒。
当时的奥运模拟赛是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只要分到一个好的分组,避开主要的竞争对手就能够轻松打进16强。这跟通过参加全少赛以及世青赛进入国乒选手的方式不同,很明显难度降低了。李雅可没有经历过乒坛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所以到了真正的国际赛场抗压能力就出现了不足,因为不管什么比赛总会遇到困难。
特别是遇到实力接近的对手,比拼的就是技战术的变化能力。李雅可面对申裕斌只能攻击对方的正手位,她只会这一个战术,在比赛当中很少使用正手侧身进攻,总是求稳是很难赢球的。面对实力不强的对手,可以用稳定的相持球去限制对手。
可面对实力接近的对手,就要出奇制胜,在比赛当中想要循规蹈矩赢球是不可能了。实际上李雅可跟陈梦是一个类型的选手,绝大多数的国乒非主力选手都跟陈梦一样,训练非常刻苦。陈梦的职业生涯就告诉了球迷答案,光靠刻苦训练是很难获得大赛冠军的。
陈梦职业生涯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夺得过大赛单打冠军,在2017年的亚锦赛女单决赛面对比自己小六七岁的选手平野美宇,陈梦竟然一局比赛都没有拿下来就被横扫。要知道这可是决赛,要是陈梦没有实力是不可能打进决赛的。
决赛一局比赛都没有拿下来,肯定是比赛战术出了问题。因为陈梦只会跟对方打相持,可是在速度以及战术变化方面确实不如年轻的平野美宇。这只是陈梦众多大赛的一次表现,连续多次参加亚洲杯都获得亚军,证明陈梦的应变能力确实是存在短板。
最典型的就是陈梦6次参加世乒赛,单打冠军一次都没有拿到。陈梦两次打进世乒赛决赛,都距离冠军一步之遥。但是这层窗户纸始终没有捅破,当陈梦夺得2021年奥运会单打冠军的时候,不管是教练组还是球迷都认为陈梦已经捅破了大赛的窗户纸。
那为什么世乒赛的窗户纸就是捅不破呢?陈梦难道是个不努力的选手吗?并不是这样的。而且陈梦相比较如今的非主力选手还拥有众多教练资源,不管是教练组还是主教练都手把手地教陈梦,以至于不少球迷认为国乒不应该把资源都投入到一个老将身上。
但是既然已经投入了,就应该有产出。可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正在于此,很多时候并不是努力了就有结果。有时候也要考虑选手的天赋,以及后天的领悟能力。这都是缺一不可的,很多选手看起来很努力天天训练,但真到了比赛就发挥不出自身的特点。
这就充分说明了乒乓球是一个动脑的运动,训练只能解决基本功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出成绩的问题。所以选材是特别重要的,选材的渠道也是特别重要的。有些选手天赋好,进不了国乒所以就去了外协。比如说曾经的新加坡选手冯天薇,还有目前韩国的归化选手朱芊曦就是明显例子。
也只有明白了上述的事情,才能理性看待国乒非主力选手夺不了冠军的问题,有时候没进入国乒的选手实力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