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

中产,一个阶层的自我修炼

发布时间:2023-08-13 19:43:34 来源:老钱日日谈©

今天和大家系统性地聊聊“中产阶级”,自吹自擂地说,我对这个概念是有很多观察和思考的,中产阶级也一直是我写内容的输出母题之一。因为我的读者主体就是中产阶级,我自己也是这个阶级中的一员,所以立场相关,没法不重视。

我刚才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己是中产阶级,这么做就非常不中产,因为一个典型的中产大概率会拒绝承认这一属性,否认三连:“别乱说!我不是!很普通”!这点很有趣,大部分中产阶级的内心深处是不太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的。他们很普遍的想法是——我也没过多好!我还很焦虑,我也怕失业,房子还不到一百平,还有很多房贷没还完,这就中产了?中产什么标准呀?你给我个标准!


(相关资料图)

关于中产的标准我们后面会回答。

真正促使我做这期内容的一个动机是,我切身感受到这两年中产阶级正在经历一场精神危机——大家和自己、和时代相处得都不太自洽,活得很拧巴、很累。

于是我就开始动笔着手准备,咱们把中产阶级从头到尾聊透!梳理出这一切的症结所在。也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

闲话不说,以下进入正文: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中产阶级从何而来?

中产阶级的大规模诞生其实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经济高增速+优势产业崛起带来高薪岗位和产业机会+房子股票等财富储存器在完善的过程中,有一群人在“收入”和“财富积累”两个维度上都较大幅度地跑赢了社会平均水平,从而成为“中产阶级”。

只有经济维持中高增速,有新蛋糕分,中产阶级才会有好日子过。

所以时代的贝塔对中产阶级的诞生极其重要。其中,时代贝塔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GDP增速,而我们参考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GDP增速,不难发现一个共性规律,就是经济增速一定是逐步下台阶的。

图1和图2就是在描绘这种经济下台阶的规律,它还有个说法叫“经济换挡减速”,也就是说,随着经济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基数越来越大,城市化率抬升,老龄化、少子化等经济慢变量开始起作用,经济增速越来越慢是每个经济体都无法避免的路径。

图1.

图2.

这里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速分为三个平台期:

10%的高增速阶段;

5%的中等增速阶段;

2%~3%的低增速阶段。

目前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高增速阶段的,印度应该算一个,但是印度的通胀率同样很高。那认知度和讨论度较高的越南呢?首先越南不算主要经济体,其次,可能出乎很多人预料,越南近10年的经济增长中枢大概是6%,算中等增速阶段。

处于中等增速平台的典型经济体就是中国了,过去十年的GDP增速中枢是超过6%的,当然我也衷心希望我们能在这个阶段维持的年头越长越好,因为GDP增速就是做大蛋糕的速度,有增量,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很多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腾挪余地也是更宽裕的。

低增速发展阶段有两个典型经济体,一个是日本,在失去的30年期间的经济增速中枢大概是3%,而且是进二退一,每隔几年就有负增长。另一个就是美国,从1980年至今,经济增长中枢也是3%左右。

巧合的是,在低增速发展阶段,日本和美国的中产阶级都活得不太好。

日本是因为90年代那场经济泡沫,直接把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杠杆拉爆了,资产负债表一直处于还债的阶段,这段历史我想很多听众都不陌生。

而美国是因为自1980年代开始,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下,不断对外进行产业转移,大量制造业岗位流向了更有成本优势的东亚,本地就业岗位减少。然后06年的加息周期拉爆了很多家庭的房贷杠杆,很多中产阶级也在这场次贷危机中被扫地出门。

前面我们总结了中产阶级是如何诞生的。

中产阶级诞生于GDP处于中高增速阶段+优势产业崛起带来高薪岗位和产业机会+房子股票等财富储存器带来财富增长这样的宏观背景下。

另一个能佐证GDP增速对中产阶级有很大影响的例子,大家可以看第三张图。

图3.

这张图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不同国家的中产阶级感受是不一样的,新兴国家中产阶级的感受是崛起rise,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感受是受挤压squeezed。

你们看图中的红线就会发现,新兴国家中产阶级的财富增速是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

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是,从宏观层面来看,中产阶级是怎么消亡的?

橄榄型社会,怎么就变成了大前研一口中的M型社会?怎么就阶层滑落至下流社会了?

首先是经济进入低增速阶段,增量蛋糕越来越少,而且很难分配到你这。其次,本国的优势产业也日渐式微了,当然式微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可能是被别人卡脖子了,比如日本当年的芯片产业。有可能是被别国产业崛起给比下去了,比如日本德国的汽车产业,韩国的造船业。有可能是向海外转移了,超额利润被公司计提,但产业员工分不到。也有可能就是产业跟着GDP增速一起变慢,渗透率饱和了,企业开始缩减资本开支,工作岗位减少,比如当前的移动互联网行业。

总之,优势产业日渐式微,那些优质岗位的数量和收入都会大受影响,最终传导到中产阶级的收入端。

其次,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危机,导致房地产和股市这两个最典型的财富储存器的价格暴跌,最终影响了中产阶级的财富端。其实我真心认为,资产价格下跌问题不大,因为只要经济还能发展,还有现金流能买入,价格慢慢会回来的。但可怕的是,如果这其中包含了杠杆,那价格下跌会把杠杆拉爆,比如资产价格<负债,那资产负债表就废了。为什么大家总说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因为房地产里总是带着杠杆。

比如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期间,日本楼市的指数跌幅是70%,大家可以在第4张图看到具体走势。

图4.

当时很多企业和家庭部门的买房买楼的首付比例也就1~2成,这种杠杆水平遭遇腰斩有余的跌幅,铁定爆仓!

所以,如果中产阶级在“收入”和“财富”两个维度都遭遇了暴击,那结局就只有消亡了。

前面说得都比较宏观,这里我想再回顾一下,换个角度,重新再捋一遍中产阶级是怎么诞生的,保证大家听完很治愈。

我们引入的新角度叫历史进程和个体奋斗,我们来看第5张图。

图5

这张图主要是想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历史进程下的个体奋斗”。

我在这张图中引入了几个核心要素:

它的横轴展示了每一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代际是哪年出生的,我们假设22岁进入人力市场。

红色折线:是当年的GDP增速,前面说过了,它意味着做大蛋糕的速度。

蓝色折线:是当年的M2增速,大家可以把M2理解为我们国家有多少货币,M2增速就意味着存量货币每年的增长速度。财富肯定是用货币来计价的,换句话说,货币是财富的计量单位。信用本位时代,货币是很容易超发的,那货币扩张速度如果很快,大家的财富肯定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比如图5中蓝线展示的,2008年我国推出4万亿政策,2009年M2增速飙到了29%,同年房股双牛,本质上就是一种财富效应。

接着看图,黄色柱子,是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前面说了,我们假设大家在22岁大学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开始变现自己的人力资本。那当年的人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所以黄色柱子反映的是代际的竞争烈度。

所以你看80后真的很爽,他们大学毕业时正好是零几年,经济处于高增速发展阶段,蛋糕快速增长,然后当年的同龄人毕业生才三四百万,大学生供不应求,工作好找,不卷学历,都有机会。

随后工作五六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资本原始积累,到成家立业的时候,又赶上楼市的黄金十年,股市也有两波大贝塔。

在图片的右上角,我还引入了两条热力图,它们和横轴的年份也是一一对应的。两条热力图分别统计了沪深300指数和京沪房价的年度涨幅。

现在,我来举个例子,横行竖列,大家可以看下2005年那列。2005年,1983年出生的人22岁,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那一年的高校毕业生有多少人呢?325万。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有多少人呢?1158万。是2005年的3倍有余,羡慕吗?其实也不用太羡慕,因为站在2005年,我们再往前倒5年,2000年,那年的高校毕业生只有100万,是2005年的1/3。所以那帮1983年的人会觉得自己抓到了时代红利吗?我想内心也是吐槽的。

好,说回2005年,我们继续竖着看,那年的GDP增速11%,你可以理解为经济的需求端,高校毕业生是供给端。经济增速11%,M2增速高达18%,沪深300当年的涨幅是-8%。朋友们,这是A股市场最长熊市的第5年,黎明前最后的黑暗。站在上帝视角看,未来两年将是A股史上最疯狂的牛市,没有之一。房子,其实在2003年已经有过一波小牛市了,但那时候看,依然便宜得要死。

这就是1983年的年轻人遇到的时代,刚工作的他们大概率没有太多的资本原始积累,眼睁睁地看着那轮史上最疯狂的股票牛市。他们不知道的是,2008年他们将遭遇生平仅见的最疯狂的金融海啸,在正要结婚的年纪也正好赶上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

你看,光解释这张图就花了不少时间。

我想表达什么呢?

个体奋斗太过随机,根本无法量化出来。但是历史进程是可以量化的,我们的图5就是找了几个关键抓手来给大家展示历史进程,展示时代的贝塔。

我在做图5时就有很大的感触:何时出生本质上就是一次威力巨大的择时!然而择时的决定权掌握在我们的父母手中,而且都是无意识的......

为什么择时很重要?因为年份很重要。

为什么年份很重要?

出生年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哪个年份进入劳动力市场中去变现“人力资本”,这其中又有两个影响巨大的变量:

其一,前面说了,劳动力市场的一大筛选标准是学历。而当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是“供给端”,不同行业的经济增速是“需求端”,供需结构直接影响了代际的竞争烈度和人力资本变现的难易程度。

其二,每年都有一批22岁的年轻人开始变现自己的人力资本,他们将在未来20年遇到怎样的“历史进程”?GDP增速中枢高不高?期间赶没赶上过货币超发?工作5~10年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钱拿去干啥了?股市和楼市两个居民财富储存器是否给予了上行周期的大贝塔?

以上每一点,对能否成为中产阶级都很重要!

但你觉不觉得,这一切怎么听起来都很随机、很玄学?

是的,我就是想让大家意识到这点!

让我们来进一步推进:我曾好奇,为什么不同年份生人,也许只差几年,思想观念竟有如此大的差别?

做图时我隐约感受到了一些线索,也许,答案就藏在年份中:

GDP和M2的增长斜率会极大影响代际的价值观和思考范式,高增速和低增速就是有天壤之别。

2014年毕业和2022年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感受能一样吗?

我就是2014年毕业的,我的财富观在2016年就被极大改变了,我觉得房子就是一切。因为我亲眼目睹了北京前无古人也肯定后无来者的地产牛市,我在惠新里租的那套房子,住进去时220万左右,随后,我住了一年,390万了。最后房东赔偿了我两个月的房租,让我赶紧滚,他着急置换卖房。

你知道这种遭遇对一个穷小子的自尊心打击有多大吗?我当时恨透了北京,也压根没想过能留在北京,当然后来我也有幸抓住了一波产业红利,那是后话了。

所以2022年毕业的大学生,他对工作、买房、发财会有啥看法?我觉得他大概率没看法,为什么?2022年高校毕业生967万人,同年考研报名人数457万人,国考报名人数212万人,人家根本没有就业意愿。

我们继续讨论为什么不同代际的人思想观念会有差别:

还有一个原因是,年份无法展示出产业机会——外贸、外企、电商、游戏、移动互联网、创业、网红......这些产业红利所带来的创富机会让一些城市的劳动力很快地鸡犬升天,跻身中产阶级。

房子/股票在不同年份的极端波动,会极大影响人们的财富观。

房股的最终结果又让人们形成很强的路径依赖。

这些要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代际看待人生和经济的底色。

前面说了,我希望大家意识到时代、出生年份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多事它是非人力可为的,凡此种种,管它叫“命运”也好,叫“运气”也罢。我喜欢叫它“时代性”,它就是随机又玄学。

承认它的存在,才能隐约感受到历史进程,我们终究是在这个宏大框架里完成自我奋斗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约束,这点我们后面在讨论城市中产和小镇中产时也会提到。

充分意识到个体的阿尔法和时代的贝塔,才能真正地与自己、与时代和解,用更好的心态走下去。

所以我觉得,大家最好能有个预期:

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资本市场凭什么要在你25~40岁的人生阶段提供一个万事如意的时代背景?

或者说,你又如何确保自己创造财富的这关键15年正好落在经济中高增速的发展平台?

真的,赶上什么年景,咱就过什么日子,个体奋斗至少还能保个下限!

宏观只能用来接受,要么就润,但是不妨想想,还有哪个经济体能提供超过5%的经济增速?

如果过分地不满、不甘,只会陷入“精神危机”,这正是当下很多年轻代际和中产阶级所遭遇的问题——要么恨自己生不逢时,要么留恋往日荣光。

你可能觉得我这套东西太命运决定论了。

其实刚才我们讨论中产阶级的诞生,都是靠代际奋斗一路拼上来的中产。

还有一个中产的来源,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主流,而且更加命运决定论,就是靠代际传承、靠投胎、靠卵巢、靠彩票。

当经济进入低增速平台,靠增量越来越难的时候,而70后、80后代际的财富开始传承给下一代时,就是生下来即是中产。

换句话说,当GDP增速中枢来到2%,低利率时代,消费占比越来越高的环境下,你会依然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吗?我相信那时候奋斗叙事会相对小众了。

前面我们从宏大叙事以及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讨论了中产阶级的诞生和消亡。

但是到现在我们还没明确,到底什么标准才算中产阶级?

这里我想给一个分层比例,我们一般把居民部门分为三大阶层:

富人阶层,占比大概1%;

中产阶级,占比大概9%;

中等和中低收入群体,占比大概90%。

我在第6张图大概展示了一下这个简化的理想模型:

图6

在图片里我还加了一行小字,是这么说的:中国阶级分布更像是火箭形态,少数富豪在箭头顶部,中产阶级瘦小且难以界定,穷人在底部,但和中产阶级混在一起,没有明确的界限。

其实这个居民部门三大阶层的比例在各大经济体中是有相似性的。包括大家看图3,它的分布比例也是1%、9%、90%。

那既然中产阶级的占比大概是TOP10%,总得给大家找个数据模糊感受一下。

这里我引用国家统计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的数据,国家统计局有个分类方法,具体规则是将所有调查户按全年人均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分组,每组占20%的国民人口。

占比TOP10%的中产阶级肯定属于高收入组。

那根据2022年的统计公报,高收入组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6元。

注意,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到手的税后收入,而且是按人头平均的。这就意味着,高收入组,如果是3口之家,家庭口径的全年可支配收入是30万元。

这是一个标准,你们感受一下。

另一个标准是我自己定的,也是我最认可的,大家听下有没有道理。

居民部门还有一个说法叫“四座大山”,意思是躲不掉的刚性支出,四座山分别是:住房、教育、医疗、养老。

我的标准是,不管你在几线城市,不管你收入多少,家里有多少钱,只要你家能较为游刃有余地应对“四座大山”,在我看来,就属于中产阶级了。

而且说实话,只要能搞定这四件事,是不是中产都无所谓,你的人生是有兜底的,幸福不敢说,但至少是相对顺遂的。因为很多中产都不太能从容地应付这四座大山。

其实这四座大山客观上就对一个家庭提出了很多硬性要求,举个例子:

你能搞定住房,要么是爸妈给的,要么是单位好分给你或者集资盖房便宜卖给你,要么公司好收入高,付得起首付还得上月供。

你能生养,首先就说明居住面积是足够的,其次能调配家庭成员持续投入六七年来养育下一代。

医疗和养老不成问题,说明你能享受到还不错的公共服务,能占用一些医疗和养老资源,也有足够的储蓄。

所以,你能搞定以上问题,说明你一定是收入有保障且可预期的,负债压力是可控的,有闲暇收入和时间进行自我投资,有基础的社会保障,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家庭的支持。

所以,很多所谓的中产阶级,尤其是大城市的第一代新移民中产,他其实没办法游刃有余地搞定这四座大山,因为每一座山的成本都太高了。

那按照我的标准,什么家庭属于中产阶级?

体制内家庭,肯定算。有房无贷或者少贷家庭,大概率也算。祖孙三代都在城市里,也较大概率算。

农村娃,来大城市打拼,第一代移民算不算?他自己可能是算的,那他农村爸妈的住房、养老、医疗问题,能不能兼顾好?你说把父母接过来,那就变成了你的住房问题。

所以,纠结有多少钱算中产阶级,是永远也讨论不出答案的。大家扪心自问,四座大山,有信心搞定吗?能搞定就一定是,甚至比中产还强。

到这里我还想跑个题,单拎出来一类中产,他们是县城中产或者小镇中产,其实这些人的人生是游离于中文互联网主流叙事之外的。我们习以为常的是大城市的各种故事,前面说了,表面看是个体奋斗,其实都是坐电梯的人,其中有很多时代贝塔的力量。

但县城中产,尤其是县城非体制内家庭,跻身中产的路径是很多人的盲区。至少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盲区。

所以我希望单独讲一个县城青年一路打拼成中产的故事,它来自“晚点”的一篇精彩报道,作者是朱凯麟。这篇报道非常完整地还原了一个县城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县城这个环境里,白手起家,不靠坑蒙拐骗,不靠接近权力,靠街头智慧、靠非常高的风险偏好,靠本分经营成为了一名县城中产,并且展示了这条路径的代价。

主人公叫万洪波,他念了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到县城,第一次创业是找人合伙开网吧,电脑都是顶配,但是生意申请不到资质,最后失败了。

第二次创业,他跟着政策走,2010年商务部提出阳光早餐工程,万洪波最多的时候搞了七个摊位,但每月只净赚 2 万元。他每天睡四个小时,投入多,回报少,最后既放弃了生意,也放弃了创业。他去考了公务员,那时还比较容易。

公务员当得好好的,2013 年春天,他专门请假,开着新买的别克君越来到上海,参加“领袖之道”培训班。这么一个远离互联网风暴眼的小地方的年轻人,凭商业嗅觉和行动力在当年的O2O浪潮中做了县城团购项目。后来美团来到了万洪波所在的县城,他的项目被干死。

这里有个细节,这个项目的启动资金是30万,借的,赔了25万,还剩5万,万洪波用这5万块当首付买了县城的第一个高层小区,后来房子升值了,所以县城团购项目最后没亏,反倒赚了一点钱。

第三次创业失败后,万洪波决心再也不创业了,好好上班。2016 年,他第一个孩子出生,查出有先天疾病。之前积累的财富不够治病,父母的钱支持儿子数次创业也几近掏空。最终,他再次被迫下海创业,原因和无数个小老板一样普遍:养家。

最终他选择加盟蜜雪冰城,在县城开启了奶茶店,生意很好,应区域经理的要求,不断收铺子开新店,每新开一个店铺都需要大量借钱。到了2022年,万洪波创业4年,开了10家蜜雪冰城,加上做活动一共投入了 240万,总计贷款了 150万,房子也抵押了。

做到这份上绝不容易,这需要一颗大心脏,还有异于常人的风险偏好,万洪波大腹便便,患有糖尿病,过度劳累,耗费心力,他身体出了不少毛病。因为缺钾,他一晚醒来数次,白天容易犯困。日常巡店就骑一辆摩托车,他能在骑摩托时睡着,出过两次车祸,有一次撞在了洒水车上,万幸没撞死别人或者自己,只断过几根骨头。

万洪波的故事还在继续着,但我看了心头一惊,负债创业,连锁开店......

另一个让我感慨的点在于,你看,小老板多不容易,七窍玲珑心,够狠又能屈,而且哪有什么经营久期可言,都是游牧民族,被环境逼迫,不断寻找下一片草场,每一次切换都是试错,都有被淘汰的可能。

所以说句心里话,我这几年非常痛恨“长期主义”这四个字,害人不浅!环境允许你玩长期吗?护城河允许你活到长期吗?

包括在A股投资——A股属性更多是周期,在一个周期主导的环境里玩长期策略不是有病吗?你能和时代、环境共振吗?美股在周期主导的阶段,投资教父根本不是巴菲特,而是利弗莫尔,他是做趋势交易的。

我把晚点的这篇报道发给了一个小老板,2014年我在门户网站实习时,他是带我的师傅,2015年他辞职回到老家江西新余创业,和万洪波一样,搞社区团购,最后当然也失败了,但是也不亏,把创业合伙人变成了老婆。

我看这篇报道时立刻就想起了他,他看完在微信上回复我的话,我给大家读一下:

我现在每天就生活在明天怎么做,明年做啥的恐慌中。我最近老是推荐问我毕业干什么的老家亲戚去考公务员,换我们认识那会儿,我绝不可能这么说。没法长期主义,能持续保持现金流就不错了,自己做,真的就只能像文中主人公一样,每天操心,不断想。

我就是想通过这个县城中产的例子告诉大家,在什么环境里拼都有代价,第一代移民有他的苦,县城小老板也有自己要吞下去的苦。

我也劝大家不要动则言必称长期主义,你自己干过吗?上来就说这些轻飘飘的话。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内容从业者应该长期主义吗?听起来这是个天然对长期主义友好的行业吧?但现实是什么?内容从业者,或者恶心点说,IP,都是依赖平台的。那如果一个平台是算法逻辑,请问你还有长期吗?你现在看的抖音网红和你2020年看的网红还是同一批人吗?那如果你的流量红利期只有18个月,你却抱着长期主义的心态慢慢搞,是不是脑子不好?我这还没说各类其它的风险。

带情绪的说,我知道长期主义是个好东西,好心态,但大部分情景下,在现实环境里实践它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拿着把长期主义的锤子,看啥都像钉子,敲又敲不进去。

所以真的未必是锤子的问题,而是我们对环境识别得不够。

进一步地,我们在这里延伸一下,时代红利、产业红利、流量红利都能催生出一批批的中产阶级。

但是,以上三种红利都有窗口期,红利终有尽时,我在第7张图向大家展示了这三种红利。

图7.

也就是说,如果有幸能抓住以上三种红利中的一种,大概率是能跻身中产阶级的,而且速度比较快。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中产阶级面对了一个新的课题:红利都有窗口期,当窗口期不在,超额收入消失,怎么办?

这里我有两个应对的思路:

第一,要打心底相信红利终有远去的那一天,现在的好时光都是老天爷赏饭吃,运气好,赏给我了。那我要努力配得起这份好运,怎么做呢?

跪下来把饭碗舔干净,不矫情地追问人生意义,不嫌苦不嫌累,就是闷头干饭,多吃一口是一口,因为说不定明天老天爷就来收盘子了。

第二,我管它叫跳船力,如果意识到势头不对,久期不长了,又发现一艘久期更长的船,哪怕付出一些代价,也要跳船换一条,绝不留恋。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就得预设自己到35、40岁时,人力资本不再有优势,但可以提前未雨绸缪,多储备一些金融资本,多用自己手里的现金结余,去交换那些更长久的能持续产生现金流的东西。

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了,勇敢下海,勇敢让市场对自己定价,而不是依托雇佣关系。

宏观来看,我国的职场人士,或者说白领,收入曲线的高峰就是会偏左的。我身边的互联网从业者偏多,我观察他们时的一个感觉是,其实他们相对的高收入都是对短久期的补偿。

后来我看资料,比如说日本,大家比较羡慕的是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说明白点,就是熬年头,收入和工龄直接挂钩,收入曲线的高峰是非常靠后的,久期很长。我最开始看了挺羡慕的,因为斜率的高低、久期的长短,其实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职场观或者对赚钱的态度。

但是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也是有代价的,他们招聘员工最看重的是忠诚、能力、耐力,注意,这三点是有先后顺序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日本企业的员工,副业这种事就想都不要想了,搞副业就是对企业不忠。

其实我后来看一些日本的书和文章,有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那边把儒家文化继承了下来,细想一下,年功序列,等级尊卑,上下分明,不同等级的人连印自己名字的印章时都要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个细节象征着对领导点头哈腰。我相信有些听众听到这里已经有些不适了,其实相比之下,我国大城市是更偏西式的,这种反差非常有趣。

那我国有没有终身雇佣制?也是有的,大家可以想想,是谁提供了终身雇佣。

其实我真心觉得,体制内、央国企、事业编还是很幸福的,它未必能提供多少超额收入,但大概率是能提供超越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薪酬。这是明面上的,还有很多隐性福利才更吸引人——

比如,体面的社会地位,这种社会地位会在家族聚会、同学聚会、相亲市场里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相对低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四座大山的成本。更稳定的久期,以及随之而来的心态和生活状态。在相亲市场的择偶优先权,这点非常重要,是有相当大概率通过婚姻与本地的优渥家庭进行绑定的。

而且体制内外,孰优孰劣,是比较出来的。越是经济发达尤其是民营经济旺盛的地区,体制内的比较优势越不明显。反之亦然。而且你看那些优渥的体制外家庭的孩子,他们在择偶时,普遍会优先选择偏体制内的家庭。

我觉得以上内容其实是在揭示一条跻身中产家庭的暗线,而且这条路相对更容易,具体我在后面聊中产阶级如何避免滑落时也会谈到。

总结一下,前面我们聊了中产阶级诞生和消亡的时代背景,并且介绍了在不同环境下,跻身中产阶级的几种路径。

接下来我们要展开聊聊中产阶级的生存美学,它包括度过阶段性的精神危机,与时代融洽、与自己自洽的生活方式,避免阶层滑落,平稳穿越一轮轮经济周期。

这部分会比较谨慎,因为我很怕一不小心就落入俗套,众所周知,阶层滑落和通胀这些话术往往最能拿捏中产。而且“中产阶级”四个字本身就是流量密码,因为他们一定程度上是掌握着中文互联网的话语权的,所以网上从来不缺中产的内容,这个阶层也被贴上了很多标签,比如《三联周期》旗下有个公众号叫“三联生活实验室”,我挺爱看的,看多了,我居然摸清了他们起标题的套路,就是四个要素的随机组合,四个要素分别是——北京+中产+年轻人+某种消费或者生活方式。你们可以自己去它的公众号里翻,每篇文章的标题里都能找到我刚说的四个关键词。

这也充分说明,在互联网上,中产两个字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吸睛的标签。那么,爱上网的中产阶级又反过来被各种标签影响。基于中产标签的各种内容,又很容易把本来非常局部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泛化,很多人看到后,会潜移默化地认为——现在中产流行这个,那我也尝试下。

我无意批判这种现象,也并不是说它不好。但是,这一整套东西无形中就给中产们安排了很多鄙视链,这其中夹杂着流量和各种品牌的推波助澜。

鄙视链这个东西非常糟糕,凡事都能分个高下,阶级的差异感也就随之而来。掉书袋的说,区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仅有经济资本,更有文化资本,后者更加普遍,也更容易被感知,它通过各种所谓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表现出来,比经济资本更加隐秘地彰显着阶层地位。毕竟没人会直接显摆自己的账户余额,所以,消费、审美、生活方式就成了反映出阶层感的抓手,鄙视链就诞生于此。

在第8张图展示了一些鄙视链,但它一定是挂一漏万的。

图8.

每一条鄙视链都会给人落差感,因为每条鄙视链上都有高端玩家,天赋选手。其实我认为,如果你的内在记分牌本身是强大的,会意识到绝大部分鄙视链都是胡扯,处于鄙视链上游本身就是一种虚妄感。

可一旦没能在内心处理好这种落差,就会陷入阶段性的焦虑、精神危机,然后在网上抱怨——对中产来说,这种状态很常见,因为中产是有能力有家底去拼一拼的。

同时,我国的中产其实才刚经历过几轮经济周期,连newmoney都谈不上,自己的三观和坐标系都不太稳固,又被安排了这么多条鄙视链,还有各种社会规训,阶层教化、同龄比较、景观社会、需要消费主义来自我认同等等,所以中产阶级很容易有各种一厢情愿的“理所应当”。

作为一个中产阶级,我应该有车,于是背了车贷。我应该在大城市有大房子,于是背了房贷。我要鸡娃,于是有了更高的教育资本开支。我要用品牌和消费主义来定义自己,于是有了更高的生活成本......

今年网上有个非常流行的段子,叫中产作死三件套——贷款住千万的房子,老婆在家全职,娃念国际学校。

如果我们把这三件套总结一下,恰恰也是中产阶级出现财务危机的三大主流原因:高杠杆和随之而来的高月供,现金流不稳定不容易扛住波动穿越经济周期,生活成本开始过高。

以上三大问题其实都能用一个概念串起来,就是现金流。从现金流的角度看,中产阶级的问题在于:自认为理所应当的开支太多,另一方面又无法保证现金流能稳定持续覆盖一切。

于是就有了第9张图。

图9.

这张图我超满意,因为有不小的计算量,足足做了一天。

它从现金流的角度完整地展示了一个人从18岁读大学,然后工作、贷款买房、结婚、买保险、生娃养娃、贷款买车、供孩子上大学、提前还贷、遭遇中年职场瓶颈、跳槽转行、投资理财、退休、旅游、看病,90岁失望的完整一生。

当然,这张图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幸存者偏差,因为如此顺遂的一生需要太多的前提条件,比如图片里的这个人,我做图时对他的预设是:

22岁本科毕业后就在一线城市找到了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幸运地抓住过产业红利,成为中产阶级,并且及时跳船切换职场路径,始终坚持用结余的现金储蓄投资理财,换到了稳定释放的现金流。以上几点,缺一不可。最终才跑出了类似图片里的这种现金流。

所以,从现金流的角度看,成为中产阶级并不容易,每条路径都有代价。但成为中产并非重点,更难的是,还得维持中产阶级,需要带着家庭穿越时代背景的变迁,穿越经济周期,产业周期,经历数家公司的成长与消亡,甚至自己也要下海搏杀,要面对逐渐变老,各种意外、疾病、还有各种未知的来自生活的暴击......

客观上讲,现金流是解决一些问题的答案,但中产难在持续让收入匹配上支出,因为很多支出都是偏刚性的,无论是月供、保费、生活费、养育费......更不用说那些可选消费了。

维持现金流的数量,很难!维持现金流的久期,很难!

怎么办?收入有限是一种硬约束,月供违约后果不敢想象,也是硬约束,保费给家庭兜底,不能少,也是硬约束,过日子吃饭,同样是硬约束。那只能砍可选消费了,所以中产阶级必须在不同维度上权衡分配,厚此就必须薄彼,该省要省该花要花。于是,中产阶级又被贴上了一个标签,叫“精致穷”。

我要引入的另一个概念叫“人力资本”和“金融资产”,两者加起来,就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总和。

但人力资本它不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所以很难被观察到,比如我们每个月赚到的工资,其实就是自己的人力资本转化为金融资产的数量与速度。

于是我们就有了第10张图:

图10.

这两张图主要在说的一个规律是:人越年轻,人力资本的占比越高。

这里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人力是一种资产,那你的人力资本更像哪种资产?

打个比方:是更像股票?还是更像债券?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这里决定人力资本像什么的因素,是职业。

公务员的人力资本属性就偏债,增长稳定,且久期长。

金融从业者的人力资本属性就很像股票,收入变动很大,而且与资本市场周期高度相关。

普通社畜、个体户小老板的人力资本介于股债之间,有点像低评级债券——经济平稳期,收入也稳定。经济不稳定,收入也波动。差不多是一个股三债七的组合。

引入“人力资本”这个概念,主要是希望大家能意识到我们还有一笔隐形且持续释放的财富,就是自己的技能和时间。

理解了这点,再去看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理财建议,或许会有新感受:

为什么年轻时要投资自己?因为年轻时人力资本占绝对大头,所以投资自己的效用是最大的。

为什么要在公司附近租房?因为工作状态更好,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弹性。

为什么要有一个运动爱好,保持锻炼?过了30岁,中年发福,熬夜就能萎一天,其实这些都是人力资本曲线下降且斜率变陡的表现。所以要锻炼,保持外貌、保持好状态,这样可以拉长人力资本的久期。

大部分职场焦虑,本质上都是人力资本的久期不够长。

但是中国职场人的收入曲线高峰是明显偏左的,人力资本的优势不可能一直持续,我们在职场中早晚会被嫌弃,会收入递减。

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让自己的金融资产占比提高,让金融资产去填补上逐渐下降的人力资本。

具体怎么做?我们就来到了第11张图。

图11.

金融资产并非白来的,它需要克勤克俭地交换。

在这里我需要回顾一下前两期的内容了。

要把人力资本转换成金融资产,首先得让自己赚到的钱能存下来,有现金结余,这里的关键是做高储蓄率。关于这部分,我要回放一段第15期的录音:

“权益资产的潜台词就是不确定,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断的存钱,然后不断的去交换,这是我唯一能掌控的因素。但幸运的是,存钱恰恰也是积累财富最关键的动作。基金经理们熬着夜卷到秃顶,可那就是为了提高那1%的超额回报,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但是我完全可以想办法从生活中提高3%的储蓄率,这太轻松了。在存钱方面,在抠的方面,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厉害。就与其你花时间研究怎么提高投资回报率,不如多存点,多换点儿,对吧?”

我们存下钱以后,第二个关键步骤就是要把它换成金融资产。这部分我再给大家回放一段第十三期的录音:

“现金换现金流。你深刻理解这个概念之后,你会意识到就是它支撑了你需要不断去买入的原因。你可能每个月都要去买,我觉得他是给了你一个很强大的持续买入的理由。对,因为你得持续去换,因为你自己赚到的钱它也是flow,它也是流动出来的。

现金换现金流,它强调了“换”这个概念。如果是投的概念,今天我攒下了1800,我要去投,我会担心下个月的收益怎么样?但是“换”就没有那么多妄念了,反正你也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动作,下个月的1800还得去换,这个动作能一直持续就很重要。”

我还想提醒大家的一点是,中产阶级的现金流不一定都是工资,有很多小老板和个体户们赚的是经营性收入。

比如我赚的就是这个钱,而且小老板和个体户理论上一定会比白领收入高,因为他们承担了经营性风险,这点白领是不用承担的。多承担了风险,理论上当然也要额外的风险补偿。

我当时自己出来单干的时候,头两天其实是非常恐惧的,具体恐惧什么呢?

一是脱离了我自认为主流的路径,因为我在做生意这方面是没有家学的,所以脱离职场本身就会害怕。

二是跟很多人一样,我也天然地认为,经营性收入一定没有工资稳定,因为不会有人按时给你发工资。

但好在我没成本,最次就是挣口饭钱,问题不大,饭钱都赚不到就吃软饭,也不亏,这也算毕生梦想了。

后来我才意识到,对小老板和个体户来说,最可怕的是周转,需要用钱。所以常备现金,就怕负债。对小老板来说,能不借钱就不借,如果必须借,一定要控制好负债率和月供。如果是我的话,这生意不做了我都不会借钱周转的。

这点对赚经营性收入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是保命的原则。也许对发财无益,但绝不会万劫不复。

十一

那说完了赚钱,我们再说花钱。

前面说了,中产阶级有很多躲不掉的开销——月供、保费、必要生活开支。

那能调整的,也就是可选消费了。

其实关于花钱这方面我没啥建议,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我觉得有两件事大概率是不会错的:

凡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的、能转化为资产并释放现金流的、有助于提高竞争优势的、有助于拉长久期的各种支出,都算有效、有益的消费。

另外,我真心觉得,中产阶级的父母应该降低对子女教育和自己养老的预期,它很可能不大如愿。这不是说建议大家躺平,是看齐社会平均水平,预期不宜过高。

十二

然后关于家庭财富配置,或者说资产配置,其实这个话题也完全可以单独拎出来聊一期,所以我们不过分展开,我仅聊聊个人的想法,不一定对,大家听听就行。

涉及中产阶级家庭的资产配置问题,房子肯定是首先要聊的。

房子够了的家庭,够的意思是,已经到了自住改善的终点——面积、产品力都到了个人标准的满意水平。可以慢慢往公募基金上挪,公募基金兼具了分散、流动、长期增值、无信用风险意义上的安全这几大属性。

房子不够的,还要上车、置换的家庭,咱们不说远的,只说眼前,今明两年真的多上心,因为政策是明牌,新一轮房地产宽松周期已经开启了,关于这点我们在第18期已经详细讨论过。

还要买,大原则就是放弃三线,保底二线,争取一线。如果人和房子在地理位置上有冲突,可以考虑投住分离的思路,把房子当做资产,买在有增长潜力的大城市,然后出租。人在哪里工作生活都无所谓,租房就行。置换的家庭,尽量把产品力提升一些,面积大一些,容积率低一些,有电梯,楼龄新一些等等。尤其一线城市,因为调控政策的约束,其实对置换友好的窗口期很短。

很多股民进场都是在牛市,类似的,很多新中产家庭买房也都是在上一轮2016~2019年地产牛市进场的,如果当时的杠杆不太理性,利率高,现在月供有压力,可以适当提前还贷,降低一些负债率。然后盯着转按揭的进度,尽量把高利率房贷置换掉。

房子说完了,关于基金,这又是一个巨大话题。就算你把钱交给基金经理,也必须形成一套完备、自洽的财富观、市场观和投资观。

这三个观用大白话说,就是钱对你意味着什么?多少算够?我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玩一个什么样的游戏,我打算怎么玩?

只有这三观稳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持有人,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最后是保险,对中产家庭来说,保险是刚需。原因很简单,只要你是中产家庭,一定意味着两件事:

第一,你的人力资本是超越社会平均水平的,你能赚钱。

第二,你是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你有金融资产。

而保险保障的就是人力资本和金融资产。

关于这点大家可以看下第12张图:

图12.

医疗险和意外险保障的是金融资产,重疾险和定期首先保障的是人力资本。

中产家庭的财富积累承受不起这两类资产被生活暴击,所以必须用保险兜住下限,出事了也不至于返贫。

中产阶级要避免滑落还要躲避很多坑,我专门总结了一份《负面清单》,一共有10条,它们分别是:

高息理财、存款创业、醉心炒股、乱加杠杆、大病一场、突遇意外、遇人不淑、中年离异、子女败家、老人瞎作......

每一条背后都有很多家庭的血泪教训,每一条都得尽量躲着走。

但我自己的风控观是,我不太相信自己能完美避开以上每一条,而且这里面确实有运气的成分,比如大数定律下,很可能你就是那个倒霉蛋。那凭什么只能别人倒霉,我就不会倒霉?

大体来说,这10条风险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朋友就躲远远的,比如骗局、烂人,坚决隔离,绝不留情。

第二类,躲不掉,拼运气和概率,比如意外、疾病,那就付出点代价,用保险对冲掉。

第三类,需要管理好经营好,比如婚姻、亲人、还有自己的贪念妄念。

坦白说,这张负面清单并不在意你是否是中产阶级,它对所有人一视同仁,遇到它人生就是会变得不幸。所以请务必重视起来,我觉得它比理财还重要。

十三

最后我们聊聊精神层面的,中产阶层怎么能更幸福一点?和自己、和时代共处。都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大家且听听就行。

我觉得首先就是识别环境,它有两层含义: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意识到,我们整个社会确实有一种沿袭多年的,推崇上进、吃苦、卷的价值观,与之对应的,幸福、松弛这些美好感受的优先级普遍靠后,甚至对于享受本身还有些内疚。

我觉得这种价值观肯定是要对抗的,这不是呼吁躺平,我前面还说老天爷赏饭就是要猛干,别嫌苦别嫌累。

卷可以,但是必须得有增量,卷才有意义。

这就是识别环境的第二层含义,建议大家了解一点宏观经济,模糊地感受一下处在经济周期中的什么位置,感受下斜率——GDP的斜率、M2的斜率、房价的斜率、沪深300的斜率、所在行业的斜率。

一个周期,一个斜率,这两个要素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三观和思考方式。如果没办法拉长久期,起码先把超额收入赚到。

如果正处于周期下行阶段,或者斜率很低了,那卷确实没啥意义,咱们可以阶段性地躺躺。

时代是多变的,所以咱们身段灵活一些,没有雇佣关系了,咱就勇敢把自己市场化,该下海下海。我观察过东北下岗潮的一些样本,因为我小时候身边很多这样的长辈和亲戚。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很多混得还不错的人,其实都是所谓的混子,他们在那个国企充满荣光的时代其实是边缘人,对铁饭碗本来也没啥认同感,因为也不配吃这碗饭。结果在下岗潮里反倒没什么心理包袱,啥赚钱干啥,他们的长辈也不太看得上这批人,但人家确实从那个环境里活下来了,活得还不错。这点对我改变很大。

意识到时代的贝塔,意识到很多事非人力可为,反倒容易放过自己。我就经常这么劝慰自己,那大环境就这样,能怨谁?爱怨谁怨谁,反正不怨我!

其次,我觉得中产阶级应该放弃比较,尽量用自己的内在记分牌,替换掉别人或者社会硬塞给我们的参考系。

如果有一件事让我不喜欢,不舒服,那至少它在我这里就是不合理的。

大家各玩各的,我拒绝进入鄙视链。

最后,中产阶级可以适当研究一些积极心理学,因为很多问题真的就是心态问题。按理说,中产阶级应该是相当快乐且自洽的,如果我们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划分,处于金字塔TOP10%的中产阶级,更应该关注“自我实现”这个最高层次的需求。

但现实是什么?中产阶级并不快乐,大部分人仍想往上爬,换句话说,中产阶级很难感受到自己已经获得的成就。对不如自己的人,视而不见。对自己不如的人,念念不忘。

所以希望中产阶级能多关照下自己的内心,其实时代也会逼你这么干的,我前阵子去中信出版社玩,有个编辑老师就说,这两年像商业、创业这些和成功挨着的书都不太好卖,相反,心理学方面的书很容易就火了。

其实畅销书本身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那我就借用一本书名结束本期节目吧,祝听众朋友们都能《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这是一本被书名耽误了的好书,主题就是积极心理学,作者是清华大学的彭凯平老师,非常值得一读。

上一篇:外媒:西共体为和平解决尼日尔危机作最后努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